本文转载自《文史天地》
作者是上海大学教师
古往今来,大国崛起和强国相争一直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问题。
公元前5世纪雅典和斯巴达的争霸战争,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总结道:“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后世称作“修昔底德陷阱”。
历史上美国和英国之间的霸权更替,则巧妙地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交接。但是,美英的霸权更替并非两相情愿,英国也并非没有提防和遏制美国,美国所处的环境和历史机遇以及与英国的特殊关系,促成了霸权的交接。
两国相互斗争中又有合作,既体现了大英帝国的不甘和无奈,也反映了美国的隐忍和发奋。它们之间的霸权转换是不可复制的,其博弈之道亦颇具启发性。
一
蛰 伏
18世纪70年代,北美大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志士聚集在一起,讨论独立事宜。1776年7月4日,北美13州宣布脱离英国独立。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与英国进行了长期作战,1783年9月3日,英美签订《巴黎条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独立战争期间,美国为了对抗英国不得不同法国结盟。但 现实告诉美国政治家,这种结盟关系会使美国卷入错综复杂的欧洲政治,甚至给美国带来危险。因此,从华盛顿总统起,美国几任领导人都选择了以不结盟、不卷入欧洲政治、着眼发展贸易、与各国普遍交好为原则的孤立主义来指导对外政策。
美国虽然赢得独立,但此时的大英帝国正处在上升期,美洲仍然有英国的大量利益。双方一直龃龉不断,甚至爆发冲突。
1812年至1815年发生了第二次美英战争。
这一时期欧洲大陆激战正酣,英国和法国纷纷颁布法令,禁止美国与对方发生贸易。夹在中间的美国恨得咬牙切齿。 随后,拿破仑率先向美国抛出橄榄枝:针对美国的法令从1810年11月1日废止。美国由此倒向法国,于1812年6月18日向英国宣战。
美国希冀通过这场战争打破英国对海上贸易的垄断并占领加拿大,将英国人彻底赶出北美大陆。战争伊始,美国进攻英国殖民地加拿大。英国在欧洲击败拿破仑后,将更多的兵力增援北美战场,一度攻占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顽强抵抗,英国并未占到多少便宜。
1814年两国在比利时的根特签署和约,停止战争,边界恢复原状。这是一场双方无所得的战争, 英国明白再也不能恢复对美国的统治,美国也明白吞并不了加拿大,转而向力量空虚的西部和南部扩张。
此后整个19世纪,英美两国基本上能够和平共处。这次战争让美国领导人再次领教了欧洲大国冲突带给美国的麻烦,他 们希望不要卷入欧洲列强的争斗。这种想法掺进发展对外贸易和扩大疆土的期待,在美国形成了一种民族主义思潮:建立一个美洲大国。
美国借着英国反对法国、西班牙干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时机,发表了著名的“门罗宣言”。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在国情咨文演说中强调:“今后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已经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他又称,美国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也不容许欧洲列强干预美洲的事务。这个政策后来就被称为“门罗主义”。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英国政府持中立立场,但整体上倾向于支持南方,试图分裂美国。为了避免英国的干预,美国在“特伦特号”商船事件中作了妥协。
林肯总统事后在谈及此事时说:“这是一颗难以吞咽的苦药丸,但我感到宽慰的是,我相信英国在这件事上的胜利只是暂时的,等到我们胜利地结束这场战争之后,我们将会变得非常强大,以至于我们能对英国使我们蒙受种种难堪和它算总账。”
美国内战是美英关系的关键转折点,英国亡美之心彻底破灭,美国作为一个统一的新兴国家冉冉升起。
19世纪末的英国,世界霸权已见颓势,对美洲的掌控愈渐力不从心。英国始终要把在欧洲的安全和利益放在首位,只好承认美国在美洲的霸权,以换取美国在欧洲问题上持中立立场,以及美国对其美洲以外霸权的确认。
于是双方心照不宣地进行了一系列合作。
1898年美西战争时,欧洲国家中只有英国明显支持美国,当美国吞并菲律宾和夏威夷时,英国表示认同。1899年,英国与非洲布尔人发生战争,美国政府投桃报李,不仅表示中立,而且向英军提供非武器类军用物资。
1902年担任英国首相的贝尔福指出:我们欢迎美国在西半球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 至此,美国在美洲的霸权确立,奠定了其争霸世界的第一步。
二
相 持
20世纪初,美国经济实力已居世界首位,1913年其GDP占世界的19%,对外贸易占世界的11%,军事上,美国虽然不是最强,但也把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西班牙打败。政治上,美国提议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了所有大国的认同。
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已初露头角。然而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思想仍然浓厚,民众关心点依然是国内事务。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宣布中立。 美国人虽然不想打仗,但随着国家利益的全球化,尤其与欧洲紧密的商业联系,它无法躲避战争对其国际贸易的影响。战争开始后,美国又深受贸易封锁之苦,美国总统威尔逊意识到不介入欧洲战争就无法保障美国的利益。
1917年1月,德国宣布对在英法周边的国际海域将不加警告就击沉所有他国船只。2月,美国政府又从破获的德国机密文件获悉,德国计划与墨西哥结盟,帮助它收复于1846年失去的领土。这件事令美国舆论哗然,1917年4月6日,美国国会批准对德开战。
虽然美国加入了战争,但美国领导人依然寻求用新的途径来保障美国的安全。威尔逊认为,建立一个新的国际体系来保证欧洲和平,也就是保障美国的利益。
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其基本内容是:在战后建立一个开放的世界,要通过“公开缔结公开的和约”来保证海上航海自由、贸易机会平等、裁减军备、结束殖民主义、实行民族自决,建立一个无论大小国都政治平等和领土完整的国际联盟。 “十四点计划”反映了威尔逊对新世界秩序的原则性看法,他打算让美国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
在得到美国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后,协约国军队对同盟国发起反攻。1918年10月,德国提出停战,原则上表示接受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威尔逊率领庞大的代表团出席和会。然而, 美国的主张并没有得到其他大国的赞同,和会从一开始就被英法等国操纵。他们甚至为瓜分德国和土耳其的殖民地而吵得不可开交。
为此,美国代表团不得不一再妥协,从原来的主张上步步后退。例如,美国为了得到日本对成立国联的支持,竟然违背自己的原则,同意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在威尔逊的努力下,国际联盟总算成立了,意外的是,美国国会反对批准和约。一方面有美国两党政治斗争的因素。另一方面,部分信奉孤立主义的人认为这个和约有悖于美国的传统外交原则,有了盟约束缚就要承担义务,卷入国际纷争,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一战后,威尔逊怀揣理想主义的计划,试图建立新的国际秩序来维护世界和平,但受到了英法老牌帝国主义的阻挠。加入欧战,打破美国的孤立主义,但 威尔逊发起建立国联却无法加入国联,这一矛盾体现了美国人这时还在孤立主义和世界主义之间摇摆。
毕竟,美国的实力还没有让英法彻底臣服,巴黎和会上大国间的争吵和美国的妥协都表明美国尚无力控制未来的国际体系。一战结束时美国的政治、军事力量尚未对英法形成绝对优势。美国虽然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但是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单凭经济实力还远远不够。
三
转 移
1929年,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席卷了全球,各主要国家纷纷以邻为壑,设置贸易壁垒,争夺世界市场。回旋余地较小的德、意、日三国,建立了法西斯政权,世界局势越来越充满火药味。
美国政府忙于解决国内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国会开始讨论各种中立方案。美国显然不愿蹚浑水,一战的教训仍历历在目,出了钱出了人,也没捞到好处。
1935年8月24日,美国国会通过了《中立法》,它规定对一切交战国实施“武器、弹药和军需品”的禁运;禁止美国船只向交战国运送军火。中立法完全反映了孤立主义的主张。
1937年5月,美国通过了更加严格的《中立法》。它规定:美国与交战国的非军火贸易实行“现款自运”;禁止美国人搭乘交战国船只旅行;总统有权将武器禁运适用于内战国家。
“现款自运”使美国能够在政治上保持隔岸观火地位的同时,在经济上又可大发战争财。英国对此表示不满。1937年7月,罗斯福邀请英国首相张伯伦到华盛顿共同协商合作方案,但遭到了拒绝。后者还留下了著名的话语:除了甜言蜜语,最好别依靠美国人任何东西。
面对经济危机和战争风险,英国也作了应对。经济上,1932年7月在渥太华召开了大英帝国经济会议,会议制定了帝国特惠制,主要内容为: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高额关税,高达30%;成员国贸易一律使用英镑结算。
帝国特惠制旨在维持英国的贸易霸权,阻止其他国家渗入英联邦市场。帝国特惠制一定程度上保住了英国的市场,抵挡住美、德的压力。1938年,英国出口到帝国内的货物占出口总额的40%,进口则占进口总额的50%。
外交上,英国此时坚定地奉行绥靖政策,不断对德国退让,1938年慕尼黑会议,英国对德绥靖达到顶峰。
然而现实的威胁,使英美不得不联起手来。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5日,美国宣布中立。德国的闪击战势如破竹,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相继被占领。德国旋即发动不列颠之战,英伦三岛岌岌可危。
英国政府认为,没有美国的支持无法打赢战争。美国也意识到,一方面英国是美国的第一道防线,必须不惜代价予以支持; 另一方面,在援助英国的同时要不断削弱英国的实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例如,1940年9月2日,罗斯福以行政协定的方式与英国商定,出让50艘驱逐舰,换取纽芬兰、英属圭亚那各地海空军基地的使用权。面对穷凶极恶的德军,丘吉尔不得不接受美国提出的条件。
随着战局的发展,英国的黄金储备枯竭,无力继续使用现金购买美国物资。1940年12月,丘吉尔致函罗斯福称,若要英国一直支付现款,英国会“一贫如洗”,希望美国改变“现款自运”政策。罗斯福想了一个援英办法:租借。
美国国会经过两个多月的激烈辩论,1941年3月通过了罗斯福提出的《租借法》。它授权总统可以向他“认为防务对美国国务至关重要的任何国家出售、转让、交换、租借或以其他方式处理……任何国防物资”。
同样,租借协定为美国提供了一个逼迫英国就范的绝好机会。 最主要的有三原则:英国政府必须与美国达成最大限度的自由贸易协议;英国必须限制《渥太华协定》;英国政府能够明确承诺参加消减关税壁垒的有关谈判。可以看出, 美国是以租借为筹码,将租借援助与贸易原则挂钩,迫使英国放弃帝国特惠制,接受美国对战后世界贸易体系的安排。
英国当然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霸权,提出应将特惠体系排除在谈判之外。英国的立场遭到美国强烈反对,双方你来我往拉锯了好长时间。最后,为了结束漫长的争论,罗斯福致函丘吉尔,在废除帝国特惠制上做了妥协,但也强调在讨论战后经济政策时,“任何问题均不应排除在外”。
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的军舰上会谈
1941年8月9日-12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就战争目标问题,在纽芬兰附近的大西洋海面举行了战时第一次首脑会议。会议制定了《大西洋宪章》,它与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有类似之处,是基于美国建立世界秩序的构想而成型的重要文件。其基本原则被后来的《联合国宪章》所采纳。
此时,英国为了换取美国的援助,对公海航行自由和民族自治的原则都不再反对,大英帝国开始土崩瓦解了。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于次日对德、意、日宣战,美国不仅成为英国的盟国,而且基本上承担起领导同盟国的责任。在非洲战场、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美国都掌握了指挥权,发挥了英国无可比拟的作用。
美国动员了其恐怖的工业生产能力,保证了同盟国的胜利,从宣布参战到1945年,美国共生产了10万辆坦克和装甲车,30多万架飞机,150多艘航空母舰,410亿发弹药。战争指挥权的变化见证了英美霸权的移位,英国领导人承认了这种转移。
在战争过程中,美国政府不忘谋划着战后世界秩序,不想再重蹈一战覆辙。
首先,向英国的金融霸主地位开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一个多世纪,英国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英镑是各国贸易结算的主要货币。1942年3月,在美国财政部部长摩根索的推动下,助理部长怀特推出了“怀特计划”。怀特计划包括成立两个机构:国家平准基金和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机构后来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蓝本,反映了美国监管战后金融货币体系的设想。
此时,英国也在紧锣密鼓地策划其战后金融货币政策。英国于1942年8月28日将“凯恩斯计划”非正式送交美国政府,呼吁美国进行包括战后货币计划在内的全面经济会谈。“凯恩斯计划”提出了建立国际清算联盟,设计了以黄金为基础的“班柯”作为国际结算单位,各国货币与班柯挂钩。
谈判主要在英美两国间展开,过程颇为艰难,这是新老霸权国家在争夺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主导权。
1944年7月1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经过22天的紧张工作,会议最终形成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以及两个附件,一般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了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双挂钩”金汇兑本位制,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部设在了华盛顿。布雷顿森林协定显然最有利于美国,美国国会很快批准了协定,英国的态度就成了关键。
战后英国处境困难,急需援助。在英美财政谈判中,美国强硬地不同意提供50亿美元贷款,要求英国放弃帝国特惠制和实行英镑自由兑换等。最终英国批准了协定,美国将其走向世界霸权道路上最大的障碍搬开了。
四
结 语
美国从1776年独立到1945年二战结束,顺利完成崛起大业。美国的政治家们深知欧洲国际关系的复杂,卷入欧洲矛盾是有风险的,所以孤立主义的外交思想逐渐形成。但 这种孤立主义并非消极的躲避矛盾、与世无争,而是远离矛盾中心,静待机会,在韬光养晦中不断壮大自己。
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美国避免卷入欧洲大国纷争,同时利用它们间的矛盾来谋取自己的利益。这个时期美国主要忙于巩固政权、扩大疆域、维护统一和发展经济;对外则是把拉丁美洲变成自己的后院,独步美洲。
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战争财,尤其二战后,美国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霸业由此完成。
欢迎参加征文大赛!奖金多多!
文史宴“纪念金庸”征文大奖赛,诚邀各位读者参加!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